该结果被第32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收录为电子壁报(编号:GW32-c0983),具体内容请见下文。
作者:刘晓霞1*, 冯国泽2, Sabrina Vogel Marler3, Menno V Huisman4, Gregory YH Lip5, 马长生1*
单位:1中国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; 2中国上海勃林格殷格翰; 3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ceuticals, Inc., Ridgefield, CT, USA; 4Leide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, Leiden, the Netherlands; 5Liverpool Centre for Cardiovascular Science,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and Liverpool Heart & Chest Hospital, Liverpool, UK & Aalborg University, Aalborg, Denmark.
Menno V Huisman and Gregory YH Lip 二者为GLORIA-AF registry共同主席, 与马长生为联合资深作者. *通讯作者;刘晓霞为演讲作者
目的
该分析旨在描述房颤患者长期口服抗血栓治疗的全球注册登记研究(GLORIA-AF,图1)第三期中,中国房颤患者的基线特征和卒中预防的抗血栓处方模式。

图 1. GLORIA-AF注册登记研究设计1
方法
- 患者入组标准:年龄≥18岁;新诊断(基线访视前<3个月)有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(CHA2DS2-VASc评分 ≥1)
- 根据抗血栓处方情况,患者分为四组:NOAC、VKA、抗血小板治疗及无治疗
- 对中国参加III期研究的患者基线数据进行了横断面分析,并与参加II期研究 (达比加群最初获批时) 患者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比较
结果
- 参与GLORIA-AF III期的38个国家、931家研究中心共收录21,3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
- GLORIA-AF III期研究中,共1,911例中国患者符合分析的条件
- 不同中心收录的患者比例分布:综合医院: 13.9%;专科门诊: 29.8%;大学附属医院: 53.3%;社区医院: 1.0%;其他: 1.9%
- 患者平均年龄66.8岁;26.5%的患者≥75岁;43.9%的患者为女性
- 大多数(69.1%)的患者为卒中高风险 (CHA2DS2-VASc评分男性≥2;女性≥3);17.6%的患者为出血高风险 (HAS-BLED评分≥3)

图 2. GLORIA-AF III期(中国)基线抗血栓处方模式 – II期和III期
- III期时,NOAC、VKA、抗血小板治疗和无治疗在抗血栓处方中的比例分别为17.2%、23.5%、37.4% 和21.8% ;相比于II期,使用NOAC和VKA的患者比例在III期有所增长,未接受抗血栓治疗的患者比例在III期时降低一半

图 3. GLORIA-AF III期(中国)不同卒中风险患者抗血栓治疗使用情况
- 卒中高风险的患者在III期接受NOAC、VKA、抗血小板治疗和无治疗的比例分别为15.1%、23.5%、40.9%、20.5%;卒中高风险患者使用NOAC的比例低于卒中低风险或中风险的患者

图 4. GLORIA-AF III期(中国)不同出血风险患者抗血栓治疗使用情况
- 高出血风险患者在III期接受NOAC、VKA、抗血小板治疗和无治疗的比例分别为7.7%、11.6%、73.5%、7.1%
- 大部分 (80.7%) 高出血风险患者未使用口服抗凝治疗
结论
尽管指南推荐口服抗凝治疗是房颤卒中预防的基石,但GLORIA-AF III期数据显示,仍有很大比例的患者(包括卒中高风险患者)仍未得到相应的治疗。在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中,VKA仍然是中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(伴有≥1个卒中风险)最常用的抗凝药物。与II期相比较,III期中NOAC在中国的处方有增长的趋势。
参考文献:
-
1.
Huisman MV, et al. Am Heart J 2014;167:329-34。致谢与披露:勃林格殷格翰(中国)提供研究经费。纽特莱(上海)提供医学写作协助,勃林格殷格翰提供相关支持。
医学审批号:SC-CN-04745
有效期至2022年12月24日